6月30日,由济视同光医药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主办,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协办的“iPSC细胞疗法强势崛起,从科研到临床创新沙龙——济视同光IPSC-RPE细胞创新沙龙”在上海滨江大道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也得到了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共同支持,活动吸引了医学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五十余位嘉宾莅临参与。
活动伊始,济视同光创始人徐国彤教授就干细胞研究进行了深入阐述,详细解析了iPSC细胞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技术优势以及公司当前的研发进展,济视同光当前主要研发管线(干性AMD)IIT项目正处于筹备阶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东副院长从AMD研究和神经保护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干细胞研究在解决科学问题和治疗机制方面面临的挑战。孙院长详细讲解了前体细胞、外泌体和抗炎的作用机理,并强调了IIT结果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同时,孙院长展望了精准和个体治疗在基因治疗后的免疫反应等未来研究方向。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康九红书记在发言中提及了干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异质性问题,并呼吁建立标准化的细胞制造流程以优化治疗效果。他进一步指出,在成果转化方面,设计简单化的方案更易于实现成功转化。
源星资本董事长卓福民总从自己近三十年的投资经验为基础,从时间维度回顾了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自己在投资领域的独到见解。卓总特别强调了对于优秀创始人的重视,并对未来创投行业的发展前景寄予希望。同时,卓总提出了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四种创投姿势:躺平、深蹲、慢走和快跑。最后,卓总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的同行在面临挑战时保持清醒,积极寻找优秀的投资标的。
在最后的闭门会议环节,与会的投资人及产业专业人士围绕Naive iPSC-RPE细胞的有效期、药物冻存与复苏、济视同光产品使用频率及患者依从性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研发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互动提问与讲解。
本次活动通过邀请产业界和投资领域人士,旨在搭建一个促进科研与产业、投资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展现了iPSC细胞疗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前景,更激发了与会从业者们对未来生物医药发展的期待和展望。
参与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峰瑞资本、朗玛峰创投、齐济投资、石药集团、华润国邦(上海)医药有限公司、薇琳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和元生物、礼来亚洲、浦东投控、临港思南基金、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信熹资本、上海市科创投、达泰资本、上海市科创投、达泰资本、济川药业、红杉资本、元生创投、千骥资本、金斯瑞投资、德屹资本、德鼎创新、源星资本、远至资本、磐霖资本、上海哲贸、华熙元祐基金、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